找到相关内容26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的科学分析及佛学、科学的比较研究

    知行并重,知行合一,“知即所以为行,行即所以为知,知之极就是觉,觉行圆满就是成佛。”所以他的结论就是:“不仅《楞严经》是一部实验指导书,所有经律论三藏都是崇尚实验,指示实验的。”在他看来,真正的科学家...演绎归纳的。尢氏左袒佛法自然有他的道理。  必须指出,关于方法,尢智表认为,佛教不仅像科学一样,讲实行,讲知行合一,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,而且高于科学,尤其对心法;他肯定佛教的实验效果,并以科学的证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15643487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

          其次谈到“修证”,所谓“修证”,就是要如实的知理     、识理,才能如法去奉行,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种表现。它     是属于从事上去...会有豁然贯通的一日。可     见知行合一始可获得真智慧。       至于谈到“行愿”,这是由修行者所发出来的甚深坚固     的大菩提心愿。倘若我们就大乘菩萨的六度万...

    杨政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2644311.html
  • 华严经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

    知行合一的一种表现。它是属于从事上去磨练的功夫,以使得理事获得配合,然后才能从实际心地中去作次第验证的工夫,以达到去除惑障,显发真智的境界。当然在修证方面,最根本的便是修习禅定。对于修定方面,可以说是佛法...而通达于一切诸法无不圆融于一体。这便是王阳明先生所说:“知之至极处便是行,行之笃实处便是知。”所以佛教就在能依教奉行,必会有豁然贯通的一日。可见知行合一始可获得真智慧。  至于谈到“行愿”,这是由修行...

    杨政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647456.html
  • 回应林建德先生之考察现代禅

    知行合一’的话来证明)[64]。”我们知道,阳明先生所讨论的是“知孝”和“实践孝”之间的知行关系。对于儒家的道德实践来说,或许知行合一之说是确当的,但这不是佛教修行理论的范畴,引用阳明先生的话,试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3653233.html
  • 紫柏真可的时代背景

    、是规矩尺度、是虚灵明觉,而且是人人天生所具备。这个不假外求的现成良知,需透过“致良知”与“知行合一”的身心修养,以达到个人心性修养,成圣成贤的目的。  阳明自言出入佛老三十余年对于阳明学说的近禅,他...古学的复兴  由阳明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之说,可以看出他强烈反对八股道学、讲求心性自由开放的倾向。他认为学习最重要的并非是遵循先圣先贤的言论法则,而是在一心一念的良知。他说:  夫舜之告而娶,岂舜之前已有...

    范佳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4657266.html
  • 论菩提达摩对中国佛教的影响

    先后、难易、轻重等问题。达摩的理行观,在中国哲学的范畴中,也就是知行观,但达摩的思路对于传统的知行观念来说是全新的。慧能的定慧等学之后,在王阳明思想中形成知行合一的观点,这种知行合一论的遥远的启发,可以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5457994.html
  • 永明延寿佛学思想研究

    不同阶段其意义并不完全相同,而延寿将之融而为一。这样做虽然失之笼统,但至少也是一种调和的努力。  三、万善同归  延寿佛学理论的又一可贵之处是提倡知行合一,理入行入,禅教合一,万善同归。《宗镜录》卷...此后发展的方向。他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,比如一切唯心、知行合一,在中国思想史上意义重大。所以法师虽然是五代末人物,却对整个两宋佛教思想的发展,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。在整个中国佛教上,都可谓不可磨灭之人物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2761447.html
  • 浅析中国佛教的传播方式与特点

    即真空即妙有,即体即用,即知即行,从而真正担当起“自性自度”的人生使命。  三、修行方式——觉迷对待、正邪对治的知行合一特色  《大乘起信论》所体现的修行方式具有觉迷对待、正邪对治的知行合一这一典型的...

    戴继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2766140.html
  • 学理思考与人生境界——蔡日新先生访谈录(续)

    青云而直上”的那位周子对于鹤书赴陇时一样沽名钓誉,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他在《仁学》中所提出的“仁而学,学而仁”产生怀疑了(在这里且不说“知行合一&...提出了“知行合一”、“知行并进”之说。心学因象山始,至阳明则臻于完善,故后世将之合称为“陆王心学”。心学的产生,为何出现于南宋?这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971421.html
  •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——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

    各地人权仍继续遭到践踏。如今需要进一步的精神觉醒,建立道德基础。佛教的通体相关情怀应可作出重大的贡献,知行合一,在未来建造一个更好的乌托邦世界。   美国的大禅(Daizen,音译),本名白莱恩·...作成世界伦理的基础。而且如顾亭林说的我们不能徒托之空言,必须见之于行事始能深切着明。所谓知行合一,世界伦理的实践必须始于脚下。我们亟盼海峡两岸能共同努力发展一套世界伦理,发扬中国人的智慧用于当下,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3780788.html